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厚植理想信念根基,激励党员干部以实干担当践行初心使命,4月29日,上海理工大学基建处组织全体成员前往复旦大学陈望道故居开展主题教育学习活动,通过重温《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历程,感悟陈望道精神的思想伟力,结合校园基建工作实际,凝聚奋进新时代的实践力量。
追寻真理之光:品“信仰之甜” 铸精神之魂
在复旦大学基建处罗健博老师引导下,上海理工大学基建处一行参观了陈望道故居的“宣言中译 信仰之源”主题展区。罗健博生动讲述了“墨汁粽子”的故事——陈望道先生在柴房翻译时专注忘我,误将墨汁当红糖蘸食,却笑言“真理的味道是甜的”。这一场景令全体人员深受触动,深刻体会到革命先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与赤诚信仰。基建处党员纷纷感慨道:“陈望道先生‘以墨为糖’的精神启示我们,唯有心怀信仰,才能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篇章。”
传承匠心之道:以严谨为尺 树基建之范
作为语言学家、教育家,陈望道先生治学严谨、精益求精的作风令后人敬仰。故居内陈列的翻译手稿与学术文献,展现了其“一字未安,反复推敲”的治学态度。基建处处长,党支部书记魏林表示:“校园建设是百年大计,必须将‘匠心’融入每一个细节。无论是规划设计中的科学论证,还是施工管理中的规范操作,都需要以严谨的态度筑牢质量之基,以精细化管理守护师生安全。要深化“全周期管理”理念,强化过程监督,在校园建设中践行“品质至上、服务育人”的宗旨。”
感悟“望道精神”:以使命为舵 强责任担当
陈望道不仅是《共产党宣言》的首位中文译者,也是复旦大学任期最长的校长,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语言学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在故居二楼的“千秋巨笔 一代宗师”展区,基建处同志们通过珍贵的手稿、藏书和复原的书房场景,了解到陈望道在学术研究、教育改革和社会履职中的卓越成就。
此次学习活动聚焦“红色基因与时代使命”的融合。陈望道先生对真理的追求、对学术的严谨、对教育的奉献,都值得我们学习。作为高校基建工作者,我们不仅要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更要在校园建设中融入文化传承的理念,让每一栋建筑都承载历史、传递精神。”
结语: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参观学习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党史教育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上海理工大学基建处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以“信仰之甘、真理之甜”激励全体职工,在校园建设工作中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正如陈望道先生所言:“真理的味道是甜的。”这份信仰的力量,将指引基建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砥砺前行, 为建设与学校发展目标相匹配的一流校园环境注入不竭动力。

